7月28-30日,由我校伟德BETVLCTOR預防醫學教研室主辦的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中醫藥研究中數據管理與統計方法應用高級講習班”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計算機中心舉行。培訓班邀請河南中醫藥大學申傑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王泓午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李國春教授做精彩講座;來自上海、河南、天津、安徽等地71名學員來滬學習,其中培訓班正式學員53名,另有18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年輕教師參加旁聽。培訓班由黃品賢老師主持,繼續教育學院趙德峰老師全程攝影和質量監控。
本次講習班旨在針對目前中醫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統計學應用問題,提高中醫藥研究者的統計設計、随機分組、樣本量估計、數據管理、CRF研制、統計分析、統計思維、批判性思維的水平。
胡鴻毅副校長特地為本次研修活動撰寫賀詞,代表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歡迎學員各位冒着酷暑來到上中醫參加講習班。胡校長指出:“中醫藥研究的科學規範是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過程中的重要保障,也是挖掘中醫藥特有規律的形成、可推廣、可複制的臨床路徑的必要手段。中醫藥講究“悟道”,但更強調“和于術數”之道,在于通過可顯示的證據來延伸、引導我們對複雜問題的理解和深度把握。數據管理、數據統計是沒有中西醫之分的,隻有不斷地尋找到數據統計、研究目标、中醫内涵之間的高度契合,才能讓我們的學術探究走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度。學習研修活動中,既有方法介紹,又有數據素養講座,有思維、有實戰,可謂内容豐富,體現了組織者和教授們的良苦用心!希望各位學員通過學習交流,不僅能了解到最新的進展,更重要的是能建立重視數據管理,敬畏客觀實際和科學誠信的良好意識。"
伟德BETVLCTOR執行院長施榕也為本次講習班發來了賀信,代表伟德BETVLCTOR向“講習班”舉行表示由衷的祝賀。他指出:“此次“高級講習班”的内容緊緊圍繞中醫藥科研人員課題研究中的統計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内容非常豐富,既有中醫藥研究中的統計設計方面内容,如随機分配方案設計、樣本量的估算方法、傾向性評分法等,又有數據處理方面的内容,如數據素養、數據庫的建立與管理、統計分析方法的實證性分析,并通過中醫藥研究案例的強化訓練,學習科學嚴謹的統計思維,以及計算機軟件操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高級講習班”期間,申傑教授、王泓午教授、黃品賢副教授等分别作了“數據素養對中醫科學内涵及臨床效應的意義”、“中醫藥研究中統計設計的重要性”、“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分析方法應用問題辨析”、“多種随機分配方案”、“醫學研究中樣本量的估計方法”、“醫學論文中統計學結果的規範表達”、“高級統計分析方法的實證性分析”、“病例報告表(CRF)的研制”等專題報告,李國春教授、宋花玲講師分别介紹了“傾向性評分法在中醫藥研究中的應用”、“數據庫建立與管理”。教授們深入淺出、旁征博引的精彩報告,不僅讓學員受益匪淺,而且對學員進行了一次方法學的思想洗滌。
本次“高級講習班”獲得學員的好評。有學員這樣寫道:工作以來自己負責完成了一項課題任務,統計決定着課題的成功與否,臨床醫生統計普遍比較薄弱,亟需這方面的學習,這次培訓班收獲非常大,開拓了視野,強化了嚴謹的統計思維,希望以後多舉辦統計培訓;來自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學員的感慨:這次領略到了上中醫的大氣、開放與做研究的嚴謹,我回去後會同大家分享學習!通過學習,更加深刻感受到中醫藥研究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動力,讓我在上海受益匪淺,既開了眼界,學習了知識,又結交了朋友;還有學員寫道:參加本次中醫藥研究中數據管理與統計學習班,久旱逢甘霖哪!各位教授的精彩講課,收獲遠超預期,還收獲了出乎意料的感動;為期三天的統計培訓結束,所得甚多,也有很多思考,最大的收獲是思想得到了洗滌;老師豐富的學識、熱情無私的教學态度、以及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學員,.......。大家對本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表示感謝,表示今後将繼續參加類似培訓,培養嚴謹科研思路、學習規範統計方法,為中醫藥發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