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信息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昂揚向上 強國有我 上海中醫藥大學2025屆畢業典禮舉行

發布時間:2025.06.27點擊:82


骊歌輕響,逐夢起航。又是一年畢業季,2025屆上中醫學子們即将惜别校園,邁向嶄新的天地。

627日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昂揚向上 強國有我”2025屆畢業典禮在上海世博中心紅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原校長陳凱先,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名譽主席、原校長徐建光,上海市政府參事、校中西醫結合學院名譽院長、原副校長陳紅專,校黨委書記曹錫康、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季光等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校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的委員代表出席典禮,相關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研究生培養單位、附屬醫院負責人,教師代表、導師代表、家長代表、校友代表參加典禮,共同見證1940名畢業生大學生涯的高光時刻。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孟煜主持。

校黨委書記曹錫康宣讀2025屆優秀畢業生名單,副校長舒靜宣讀2025屆學生學位授予名單,副校長王擁軍宣讀2025屆優秀學位論文獲得者名單,主席台就座的各位領導和嘉賓為優秀畢業生和優秀學位論文獲得者頒獎頒證,并為全體畢業生頒發證書和正冠撥穗。



校長季光以中醫“五味”為喻寄語畢業生。人生有酸,他希望同學們不妨多一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孤勇、多一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驽鈍,從人生之酸中汲取更加堅毅果敢的人生力量。人生有苦,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有甘,要甘于平凡又敢于不凡,甘于奉獻也敢為人先,在學以緻用、奉獻社會中品味歲月回甘。人生有辛,“辛”是勇立潮頭的眼界,也是守正創新的定力。生成式AI正重塑知識的邊界,精準醫療将颠覆傳統診療模式,同學們要有革故鼎新的底氣和不破不立的勇氣。人生有鹹,那些曾經最鹹澀的時刻,恰恰塑造了更強大的自己,為未來的幸福構築起堅實的精神地基。

臨别之際,季光希望同學們仁心濟世,以初心照亮創新航程,用奮鬥融入“健康中國”的壯闊長河,與民族複興的浪潮同頻共振;守正創新,以智慧貫通創新經脈,激發“敢為天下先”的精進銳氣,矢志探尋一根貫通古今、融彙萬法、守護生命健康的金線;知行合一,以躬行淬煉創新薪火,凝練解讀生命密碼的“辨證力”、融通多學科智慧的“整合力”、引領健康風尚的“感召力”。希望同學們站立在千年岐黃之道與現代科學技術交彙的時代潮頭,永葆“青蒿素精神”的創新銳氣,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接力賽中跑出青春加速度。

上海市名中醫、校終身教授李其忠在主題演講中對畢業生們諄諄囑托,要真正做一個自信的中醫人,需要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苦其心志、堅定信念、勞其筋骨、身體力行。要永遠做自覺的文化人,西風勁吹不侵其神,網絡缭亂不擾其心;珍惜青春歲月,秉持感恩之心,謹記“學醫三年以為天下無病不治,行醫三年方知天下無方可用”的箴言,堅持終身學習,并期待未來同學們取得驕人業績,為學校、老師增光添彩!

中藥功效成分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校中藥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楊莉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她以學校近年來在中醫藥現代化征程中留下的堅實足迹為引,以源自唐代《備急千金要方》的經典名方“開心散“為例,與同學們共話成長之道:從單細胞測序到類器官模型,從AI藥物篩選到3D打印中藥制劑,現代科技不斷點亮未知,望同學們永葆熱愛和探索心,在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與中醫藥的交叉領域銳意開拓,揭開中醫藥的“黑箱”。

畢業生代表、中藥學院博士研究生劉珍達用十年光陰見證和參與了學校中藥學科的飛速發展,也實現了從懵懂少年到岐黃青年的轉變,讓杏花綻放為繁花。國際教育學院美國籍留學生周安主動擔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讓杏花攜手玫瑰花,實現了學業與生活的雙豐收。來自龍華臨床醫學院本科畢業生周宏宇退役不褪色,在保家衛國和守護人民健康的樸素實踐中,讓杏花相遇紫荊花,書寫了一段别有滋味的青春故事。

2025屆畢業生贈禮是釘子畫作品《杏林追夢有我在》,同學們選擇将中醫藥國際标準化研究中心作為創作藍本,運用數千顆閃耀的鋼釘和交織的彩色絲線,生動勾勒出這座現代化科研地标的輪廓,同時希望用彩線串聯起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切眷戀。

畢業典禮尾聲,民樂《杏林雅韻》歡快奏響,舞蹈與武術交相輝映,優秀畢業生代表和導師代表合作的歌曲串燒,凝聚着師長的殷切囑托,也承載着畢業生們對未來的熱切憧憬。當校歌的旋律在大廳内響起,字字铿锵的歌詞化作青春誓言。

今日撥穗正冠,明日奮楫揚帆。美麗的杏林園永遠是每一名上中醫學子的心靈港灣和堅強後盾。待到杏花開遍美麗的校園,期待畢業生們常回家看看。[供稿:學(研)工部、團委圖片、視頻:宣傳部、學(研)工部、團委]

Baidu
sogou